时间: 2024-03-09 12:26:06 | 作者: 栽培技术
图为区农技总站工作人员(左)和周瑞华(右)一起把适合做正宗臭冬瓜的白肤冬瓜抬上车,送往农技总站取籽。 (记者 虞浩英 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虞浩英)9月20日一大早,记者随区农技总站张培杰老师来到民丰村。秋风瑟瑟,早已在村口等候我们的周瑞华带着我们来到了一间田边的平房,里面是他前阵子摘来的白肤冬瓜。
今年5月份,老周得知区农技总站在收集本地农家蔬菜种子,恰好自己也喜欢种植老品种,于是打听到柴桥开了40年种子店的老板梅金康有白肤冬瓜的种子,就购买了10株秧。其实,老周以前也种过白肤冬瓜,时隔多年后再种,况且是要留种的,他种得格外用心。5月份种下后,老周常常到地里去看看冬瓜藤。他说,为了打好肥料底,前后施了好几次肥。8月底,眼见着白肤冬瓜陆续成熟,老周摘了一部分,剩余几个大的冬瓜,又留了一段时间。粗粗算了一下,一分地,共收了1千斤,这样算来亩产就有1万斤,果然高产啊!张培杰选了2只大冬瓜,得知已经摘下一个礼拜了,他就剖开取了籽,洗干净晾干后足足有1.5斤。
随后,我们沿着大海线一路寻找,在三山慈峰村,我们得知路边有几分地似乎有刚种下的葱头。仔细一看,张培杰惊喜地发现居然是荞头。荞头长得很像葱,但比葱细,有股清香,也是本地蔬菜品种。一般9月种,开春吃,荞头根部可以用醋酱一酱,下饭吃。根部以上,叶子以下一截可拿来烤肉,非常香,叶子也可以炒着吃。由于一时找不到田的主人,张培杰决定过阵子再来找。
张培杰说,自从区农技总站建立本地种质资源库后,他每次出来都会留意一下农民们角角落落种的蔬菜。根据一年多来的寻访经验,大面积种的或大棚里的大多数都是新品种。郭巨、三山、白峰那些偏僻一点的田里、山脚下往往能发现老品种。像今天运气还不错,一次出来能找到两个品种。由于成熟时间以及种植时间的差异,他估计寻找本地蔬菜种子时间需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据了解,年初区政协委员李道轩曾提出关于做好本地农家蔬菜品种保护传承繁育推广工作的建议。他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勤劳智慧的北仑农民选育出了许多品种优良、适合当地人口味、适应当地水土条件的农家蔬菜品种。但近年来,随着土地被征用、大部分农地改种花木,本地中青年劳动力大量从事非农产业,老一辈农民年纪大了种不动了,本地农家蔬菜品种的种植培养面积慢慢的变少。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基地种植,使用的多是一些杂交性状较好的品种。由于本地籍菜农慢慢的变少,单凭本地籍消费者的需求拉动,不足以促使外来菜农种植本地老品种。本地农家蔬菜品种有逐渐失传的可能,有必要以政府行为加以保护。据农技部门保守估计,农贸市场里提供的蔬菜仅有20%是地产的,而这20%中,由本地农民种植的老品种更是少之又少。
作为80后的本地人,记者对本土蔬菜品种有点陌生,很多都是从父母或者长辈口里听说过名字,但不知道或者忘了长什么样。因此不少人担心,在外来人口占据多数,年轻人对本地蔬菜品种又缺乏了解的现状下,北仑本土蔬菜品种慢慢被外来品种取代似乎已成为趋势。
据介绍,现在很少有农户自己留种,问其原因,十有八九表示,在种子店买包种子较为方便。那么留种究竟有多少麻烦呢?以白肤冬瓜为例,选择好一点的冬瓜,摘下后至少要放四五天,然后取籽。要洗净晾干,还要找个阴凉的地方储存起来,冬瓜籽还属于比较好采集、好储藏的种子。像菜籽一类隔年就不好用了,而且等它们开花结籽,至少要多种两三个月,留起来费事。
除了留种费劲外,如今很多蔬菜品种根本就不能留种。大碶邬隘村的邬海明说,像小番茄、茄子、黄瓜都是用的杂交种子,质量好产量高,但是这些种子第二年特性全变了,留着也没用。种子店老板梅金康也曾和记者说,现在好一点的种子都是杂交的,价格也贵,例如最好的小番茄种子每斤500元,而普通一点的菜籽也就几十元一斤,两三元一包。事实上,目前老百姓手里有的本土蔬菜品种都是比较好留种的,并且特性不怎么会变的,例如倭豆(蚕豆)、黄豆、芝麻、土豆、芋艿、大蒜、葱等。
此外,有的本土蔬菜商品性不佳也导致种植户在品种选择上更加倾向于使用杂交的品种。高塘蔬菜种植基地的柯师傅说,那些杂交品种保留了母本、父本的优良特征,这是靠自己培育所得不到的效果。尽管每年购买种子需要不少花费,但种出来的蔬菜卖相好、产量高,还是值得的。
据霞浦今年53岁的贺阿姨说,由于自己留种育秧挺麻烦,二三十年前本地出现了几个专门卖秧子的地方。例如柴桥的沃家、陈家,霞浦的余庆桥、董王,新碶的向家、备碶等。农民们说,每年到了该下种的时候就到这一些地方去买现成的秧苗,很省事,而且避免自己留种也许会出现的变种。
如果说物竞天择、自然淘汰是部分抗病性差、容易变种以及商品性不佳的本地蔬菜品种逐渐退出我们视线的根本原因,那么对那些目前尚存的口味好、本地人十分喜爱和怀恋的蔬菜品种,我们该怎么来保护它们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区农技总站种子方面的工作人员,他和记者说,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保护好本地品种是保护遗传多样性的需要,也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需要。去年我区成立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管理领导小组,联合街道乡镇有计划地组织并且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目前已经收集了130多种的农作物品种,这中间还包括本土蔬菜11种,如本地白豌豆、白玉米、前亭丝瓜、三山牛腿蒲、江桥头芋艿、墩瓜等。
考虑到种子保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区农技总站将一部分地方农作物种子资源送到了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进行保存。由于种子保存时间有限,要一直更新,因此区农技总站会有选择地将收集到的种子发放给愿意进行本土蔬菜品种繁育和销售的农户,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然后再收集更多的种子,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时候,带到各地分发给更多的、乐意种的农户。通过这种良性循环的方式增加种植范围,从而把这些已为数不多的品种更多地搬上百姓的饭桌。
图为区农技总站工作人员(左)和周瑞华(右)一起把适合做正宗臭冬瓜的白肤冬瓜抬上车,送往农技总站取籽。 (记者 虞浩英 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虞浩英)9月20日一大早,记者随区农技总站张培杰老师来到民丰村。秋风瑟瑟,早已在村口等候我们的周瑞华带着我们来到了一间田边的平房,里面是他前阵子摘来的白肤冬瓜。
今年5月份,老周得知区农技总站在收集本地农家蔬菜种子,恰好自己也喜欢种植老品种,于是打听到柴桥开了40年种子店的老板梅金康有白肤冬瓜的种子,就购买了10株秧。其实,老周以前也种过白肤冬瓜,时隔多年后再种,况且是要留种的,他种得格外用心。5月份种下后,老周常常到地里去看看冬瓜藤。他说,为了打好肥料底,前后施了好几次肥。8月底,眼见着白肤冬瓜陆续成熟,老周摘了一部分,剩余几个大的冬瓜,又留了一段时间。粗粗算了一下,一分地,共收了1千斤,这样算来亩产就有1万斤,果然高产啊!张培杰选了2只大冬瓜,得知已经摘下一个礼拜了,他就剖开取了籽,洗干净晾干后足足有1.5斤。
随后,我们沿着大海线一路寻找,在三山慈峰村,我们发现路边有几分地似乎有刚种下的葱头。仔细一看,张培杰惊喜地发现居然是荞头。荞头长得很像葱,但比葱细,有股清香,也是本地蔬菜品种。一般9月种,开春吃,荞头根部可以用醋酱一酱,下饭吃。根部以上,叶子以下一截可以用来烤肉,非常香,叶子也可以炒着吃。由于一时找不到田的主人,张培杰决定过阵子再来找。
张培杰说,自从区农技总站建立本地种质资源库后,他每次出来都会留意一下农民们角角落落种的蔬菜。根据一年多来的寻访经验,大面积种的或大棚里的基本上都是新品种。郭巨、三山、白峰那些偏僻一点的田里、山脚下往往能发现老品种。像今天运气还不错,一次出来能找到两个品种。由于成熟时间以及种植时间的差异,他估计寻找本地蔬菜种子时间需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据了解,年初区政协委员李道轩曾提出关于做好本地农家蔬菜品种保护传承繁育推广工作的建议。他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勤劳智慧的北仑农民选育出了许多品种优良、适合当地人口味、适应当地水土条件的农家蔬菜品种。但近年来,随着土地被征用、大部分农地改种花木,本地中青年劳动力大量从事非农产业,老一辈农民年纪大了种不动了,本地农家蔬菜品种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基地种植,使用的多是一些杂交性状较好的品种。由于本地籍菜农越来越少,单凭本地籍消费者的需求拉动,不足以促使外来菜农种植本地老品种。本地农家蔬菜品种有逐渐失传的可能,有必要以政府行为加以保护。据农技部门保守估计,农贸市场里提供的蔬菜仅有20%是地产的,而这20%中,由本地农民种植的老品种更是少之又少。
作为80后的本地人,记者对本土蔬菜品种有点陌生,很多都是从父母或者长辈口里听说过名字,但不知道或者忘了长什么样。因此不少人担心,在外来人口占据多数,年轻人对本地蔬菜品种又缺乏了解的现状下,北仑本土蔬菜品种慢慢被外来品种取代似乎已成为趋势。
据介绍,现在很少有农户自己留种,问其原因,十有八九表示,在种子店买包种子比较方便。那么留种究竟有多少麻烦呢?以白肤冬瓜为例,选择好一点的冬瓜,摘下后至少要放四五天,然后取籽。要洗净晾干,还要找个阴凉的地方储存起来,冬瓜籽还属于比较好采集、好储藏的种子。像菜籽一类隔年就不好用了,而且等它们开花结籽,至少要多种两三个月,留起来费事。
除了留种费劲外,如今很多蔬菜品种根本就不能留种。大碶邬隘村的邬海明说,像小番茄、茄子、黄瓜都是用的杂交种子,质量好产量高,但是这些种子第二年特性全变了,留着也没用。种子店老板梅金康也曾告诉记者,现在好一点的种子都是杂交的,价格也贵,例如最好的小番茄种子每斤500元,而普通一点的菜籽也就几十元一斤,两三元一包。事实上,目前老百姓手里有的本土蔬菜品种都是比较好留种的,并且特性不怎么会变的,例如倭豆(蚕豆)、黄豆、芝麻、土豆、芋艿、大蒜、葱等。
此外,有的本土蔬菜商品性不佳也导致种植户在品种选择上更加倾向于使用杂交的品种。高塘蔬菜种植基地的柯师傅说,那些杂交品种保留了母本、父本的优良特征,这是靠自己培育所得不到的效果。尽管每年购买种子需要不少花费,但种出来的蔬菜卖相好、产量高,还是值得的。
据霞浦今年53岁的贺阿姨说,由于自己留种育秧比较麻烦,二三十年前本地出现了几个专门卖秧子的地方。例如柴桥的沃家、陈家,霞浦的余庆桥、董王,新碶的向家、备碶等。农民们说,每年到了该下种的时候就到这些地方去买现成的秧苗,很省事,而且避免自己留种可能出现的变种。
如果说物竞天择、自然淘汰是部分抗病性差、容易变种以及商品性不佳的本地蔬菜品种逐渐退出我们视线的主要原因,那么对于那些目前尚存的口味好、本地人十分喜爱和怀恋的蔬菜品种,我们该怎么来保护它们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区农技总站种子方面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保护好本地品种是保护遗传多样性的需要,也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需要。去年我区成立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管理领导小组,联合街道乡镇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目前已经收集了130多种的农作物品种,其中包括本土蔬菜11种,如本地白豌豆、白玉米、前亭丝瓜、三山牛腿蒲、江桥头芋艿、墩瓜等。
考虑到种子保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区农技总站将一部分地方农作物种子资源送到了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进行保存。由于种子保存时间有限,需要一直更新,因此区农技总站会有选择地将收集到的种子发放给愿意进行本土蔬菜品种繁育和销售的农户,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然后再收集更多的种子,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时候,带到各地分发给更多的、乐意种的农户。通过这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式增加种植范围,从而把这些已为数不多的品种更多地搬上百姓的饭桌。
Copyright © DaL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长江大道310号长江道壹号A座1706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601-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