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今年这个新型假种子套路你一不小心就上当了!_新闻中心_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
header
速看!今年这个新型假种子套路你一不小心就上当了!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速看!今年这个新型假种子套路你一不小心就上当了!

时间: 2024-02-03 08:24:24 |   作者: 新闻中心


  假种子是最令人深恶痛绝的假货之一。种下了假种子,损失的不单单是种子钱,还要赔上后续所有的投入和辛苦的劳作,经济损失会放大几十倍。眼下在北方,春耕开始后,以种子为代表的农资迎来了销售的黄金期,一些不良商家也趁机打起了主意。

  过去,在小麦即将收获的时候,玉米种子才开始集中售卖。如今随着制种企业的增多,玉米市场的争夺也在白热化。过完清明,玉米种子就开始售卖了。

  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雷集镇,有些种子销售商又开始骑着三轮车,走村串户了。雷集镇村民李强对这种流动商贩不是很信任,认为还是到正规的种子专卖店购买最放心。

  村民李强:有时候个体户开着车到村里来卖吧。一般还是去供销社这种店里买,店里属于正规单位,他们有资质的,比较好。

  李强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之前乡亲们被假种子坑苦了。在他们镇上的大姜庄村就发生过假种子耽误收成的事。记者前往大姜庄村暗访了解到,姜丰军大爷是留守老人,平时靠种地打发时间,也是种地的老把式。不过,他遭受的损失较大。

  留守老人姜丰军:他来了按上喇叭以后,他说卖种子,去了以后,他说先发点免费的赠品。

  姜大爷说,记得当时村里来了一辆卖种子的面包车,但接下来的一切就像“演电影”一样,现在再回想当时的情景,都是满满的套路。

  留守老人姜丰军:卖种子那人先送我们一点黄瓜种,再送一点豆角种,里边就几十个粒。到最后吧,他就说我是来推广小麦品种的。

  免费给菜种子,推广的却是小麦种,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姜大爷说,当时他有这个疑问,不过菜种子是免费的,不拿白不拿,他就拿了。这一拿不要紧,姜大爷越听越绕,最后发现了更加绕的事儿。

  留守老人姜丰军:实际他没拉小麦品种,他光这么敷衍地说了一下推广,实际他是拿着这个来的,玉米种子来的。

  送的是菜种子,推广小麦种子,车上装的却是玉米种子,绕了一圈又一圈,和很多村民一样,姜大爷也懵了。

  留守老人姜丰军:卖种子那人说这个品种“鲁单999”是最好的,你看里面的棒芯不超过一元钱大,一亩地能打到一千七八百斤,他说这是推广的最好的品种。

  最后不法种子商贩说,玉米种每袋50元,还有促销活动,买五袋送一袋,买十袋送二袋,姜大爷当时就听懵了,大家纷纷掏钱,200袋销售一空。过了3个月,大家才发现,原来买来的这些玉米种子有问题。

  “鲁单999”是山东一家种业公司的产品,但记者看了姜大爷留下的包装袋上面的厂家却是甘肃的一家制种企业。那么甘肃产的这款鲁单999和山东此公司的鲁单999有关系吗?记者拨通了山东制种企业的电话,得到的回复让人惊讶。

  而甘肃的那家企业,电话一直无法连通。仔细一看,标明甘肃生产的这款“鲁单999”的包装袋上的电话,已经被做了手脚,中间一个数字被扣掉了,这个猫腻当时没人发现。

  一辆面包车或者三轮车,配上高音喇叭、动感音乐、虚假视频、免费赠送的礼品以及卖力的吆喝,这些已经成了流动售卖假农资的标配。

  根据生产“鲁单999”的山东某种子公司的工作人员反映,对于夏津县雷集镇大姜庄村村民们的遭遇,他们很无奈,并且他们也是受害者。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有的不良商家将劣质种子装入畅销品种的包装袋,披上合法外衣,违法隐蔽性强,这种“李鬼”种子不仅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李国祥:不管保护知识产权也好,还是发展中国的民族种业也好,必须要严厉打击这种“套牌”行为。

  另一个方面,我们的执法部门要主动到市场里面去,要能够对假冒伪劣的种子进行打击。

  还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提高,种子的可追溯体系建设很重要。利用互联网追溯体系的建设,让优质种子能快速健康发展,也是我们的祖国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辆农用车在湖南省新化县的田间游走,沿途播放流行乐曲,高喊喇叭,叫卖外包装显示为湖南农大金农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种子。新化县奉家镇部分村民以每斤20元的价格购买了这个种子。村民说,从育秧到8月,该品种既不扬花授粉,又患严重的稻瘟病导致死穗,最后严重歉收。虽然当地政府介入,进行了农业保险和商家赔付,但仍造成了较大损失。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各地持续强化种子市场监管,假冒伪劣种子已从在店面销售的“阵地战”变为“游击战”——不法经营者直接进村入户或到田间地头销售。由于农村点多面广,对“游击战”的打击也更加困难。“现在卖种子的都是挨家挨户推销,买10袋种子送个电饭锅啥的,有的干脆没正规包装、没标签,都监管不了。”吉林省梨树县种粮大户卢伟说。

  套牌套包的“李鬼”种子也是市场乱象之一。江西顺发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国金说,市场上某个品种销售比较好,一些非法种子公司就会用相似的品种去顶替,“这些种子颗粒差不多,但口感相差甚远”。据了解,“李鬼”种子往往是不法公司通过盗取正规种子亲本,直接复制或稍作改动后生产,虽然产量、质量上稍差,但价格实惠公道三分之一左右,严重侵犯知识产权。

  魏巍农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魏巍和记者说,魏巍农业集团在吉林西部销售较好的“远科105”玉米种子的亲本曾在生产基地被盗,“种子价格中一半左右是研发费用,非法公司盗取复制的产品价格更便宜,也冲击了市场,影响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此外,“劣种子不假”现象时有发生,迷惑农民。湖南省供销社多名工作人员表示,有正规生产厂家将一些品种差一点的种子装入畅销品种的包装袋,披上合法外衣,违法隐蔽性强。

  记者调研了解到,面对假冒伪劣种子市场仍存在的乱象,作为直接监督管理主体的基层种子管理和执法部门尚存在专业方面技术人员不足,工作经费匮乏,必要的执法装备和检测设备缺失等情况,难以适应种子市场监管新形势和新任务。

  福建省南平市种子管理站站长王辉说,在许多县,种子管理部门就只有一两个监管人员,有的一个人要面对好几万亩耕地,十多个种子市场,“除日常监管外还有很多其他任务,根本忙不过来”。“南平是福建农业大市,也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财政较为困难,种子管理工作经费预算不足,管理运行经费缺乏。”王辉说。

  业内人士表示,种子监管任务较重的地区多是农业大县,普遍为经济弱县、财政穷县,财政投入十分有限。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种子监管任务繁重,该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队长孙程举说,榆树市每年工作经费需要100万元左右,其中财政拨款30万元,“罚没款约能补上20万元,还有一半的经费缺口,随市场越来越规范,罚款势必减少,缺口会慢慢的大”。

  基层种子管理和执法部门普遍靠“肉眼”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福建省一家种业公司生产的种子曾被农业部抽查,发现24个位点中有5个位点的检测结果和备案不符,被判定为销售假种子。“在这个案子中,种子的外观和原来备案的种子是一样的,但种子可能是改变了父本,造成某些位点和备案的不同,这样的话只有农业部用DNA检验测试手段才能发现,但基层并不掌握这样的技术方法。”福建省南平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队长李学明说。

  此外,一些地区对“套牌套包”种子的执法态度“暧昧”,一些基层干部甚至认为这样的“李鬼”种子虽然侵犯研发企业知识产权,但因为价格实惠公道、产量和质量差距不大,农民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