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1-13 13:59:26 | 作者: 蔬菜研究所
原标题:讲述农业“芯片”的故事,《种子 种子》书写我国种业振兴的澎湃篇章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是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概括,这其中的硕果大多以“种子”的形式存在。近期热播的《种子 种子》,就是一部以种子为题材的纪录片。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该片通过讲述中国种子的振兴故事,揭开种子背后鲜为人知的基因密码,揭秘种质资源战略高地的创新博弈。该纪录片耗时9个月,走遍国内19个省,深入田间地头和育种实验室,更走访巴西、菲律宾等多个国家,采访拍摄上百位人物,最终凝练为一部关于当代种子发展与振兴的影像史诗。
《种子 种子》全片由《把根留住》《田野争锋》《繁盛沃土》《万物生长》《种灵育秀》《决胜种源》六集组成,采用“故事+科普”的形式,揭示出“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的种源安全理念。“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种子精神质朴而又厚重的体现。节目组用他曾经的手书作为片名,表达了中国种业对他的深切缅怀,也展现了新时代我们国家种业开创新局面的信心。
种质资源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对动植物品种资源进行保护和研究,是培育农业新品种的前提,也是保障中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根基。解决好种子问题,瞄准的是14亿中国人的内需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这正是《种子 种子》所对准的话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是生物体上一代传递给后一代的遗传物质。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放眼全世界,每个农业强国必须拥有强大的种质库,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之所以如此精心珍藏这些种子,是因为它们是农作物育种的宝库。
我国的种质资源丰富吗?种业现状又如何?《种子 种子》直面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水稻、小麦能够100%自给自足;玉米培养种植面积超过90%,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大豆有进口依赖;大部分蔬菜、水果以及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国产品种有较强的竞争力,但能提升我们正常的生活品质的农产品任旧存在差距。一些常见的蔬菜品种,如番茄、西兰花,种子进口比重较高。如果我国不能解决优质种子大量依赖进口的现状,我国农业将面临“卡脖子”风险。
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种子进口依赖程度有所缓解。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种质资源库建设、生物育种科技攻关、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我国种业在多方努力下,国内种企实力逐渐加强。随着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号角吹响,我国种业实现自立自强,打好种业翻身仗,已经迈上新台阶。
《种子种子》的制作播出,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服务国家三农工作大局,助推农业农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现国家媒体责任担当的具体行动。精心打造《种子 种子》这部颇具时代特色的种业大片,是对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有力支持。《种子种子》用鲜活的故事和生动的科普,展现了种子的繁衍演化,记录了农民的渴望、企业家的奋斗、科学家的坚守,见证了种业振兴开局之年的艰难与欣喜。
该纪录片坚持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制作,全片运用多种“黑科技”带来震撼视听体验,比如以4K超高清摄影捕捉种子生长的唯美过程,延时拍摄将植物漫长的生长过程浓缩成瞬间,高速摄影呈现出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植物爆发时刻等。《种子 种子》的匠心制作,也俘获了年轻观众的芳心。根据CSM数据,该纪录片播出一周即覆盖2793万观众,25-34岁年轻观众收视率增加57%。
《种子种子》聚焦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人员,以生动的故事讲述种业振兴下的科研力量与人物,解开种子背后不为人知的基因密码,呈现出农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
《把根留住》一集以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名誉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院士为主人公,讲述了他终其一生只为提高大豆种质的故事。盖钧镒研究大豆60多年,被称为“大豆院士”,留学美国期间,中美两国在大豆产业上的差距,深深触动了他。中国作为世界大豆的发源地,有着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近50年里我国逐渐丧失了大豆产业的领先地位。
回国后,盖钧镒开始筹建大豆种质库,寻找野生大豆隐藏的优质基因,他从两万多份大豆资源中精心筛选出1900份。从实验室到试验田,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反复种植、观测,记录下每一份资源最完整的性状特征。
在大豆改良中心的资料室里,仍保留着60多年前收集的大豆标本,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大豆种源,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取出种子进行繁育。2017年,盖钧镒联合华大基因公司,开始对这1900份种源进行深度基因测序,分批测序的基因图谱陆续送回课题组,盖钧镒相信用精准的基因序列和大量的田间试验相结合,优质大豆的秘密终将被破解。
“种豆得更多豆”,让每一株大豆都能长出更多的豆荚和最大的豆粒,是盖钧镒院士毕生奋斗的梦想。“创新种质、选育品种,为的就是打赢这场种业翻身仗。”盖钧镒院士将一甲子的岁月献给了直径不到一厘米的大豆,86岁高龄的他,如今仍然每天埋首实验室、奔走在田间地头,为的就是“中国碗里中国粮”,这是“一生择一事”的执着,更是“顶天立地”科学家的情怀与担当。
每年十月份,一批特殊的客人会按时走进海南三亚。他们是来自全国的7000多名育种专家,内地的作物送到这里,可以增加一到两个生长季,大大缩短了科研育种的周期。70多年来,一代代育种家带着希望的种子南来北往,周而复始,在这里培育了超过2/3的新品种。这是种业的硅谷,也是中国农业放飞梦想的家园。一个个关键技术的突破,背后是育种家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是中国种业不惧艰难的挑战和冲锋。
《种子 种子》展示了中国种业创新突破的宏大历程,呈现种子延伸出的产业链充满机遇,以及“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跨越式发展的未来图景。保护种质资源,促进种业发展,才能长期保障国家粮食的根本安全。每一份资源都携带着独特的基因,它是培育新品种的希望。
南宁的一块玉米实验田迎来了播种的季节。陈勇是试验田的负责人,由于可供实验的种子十分有限,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小心谨慎,大家都深知每一粒种子的宝贵,这些种子来自遥远的巴西。为了保证存活率,陈勇带领团队进行严格的丈量分区,行距四米,画上石灰线厘米为一个播种点,每个点位播种两粒种子。播种结束后,再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确保幼苗不受病虫害的影响,能够顺利破土。
对应的纬度,相似的气候,让这些玉米种子有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陈勇播种的第一批进口种源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每一粒种子都孕育着新的希望。从种子入关到收获新一代的种子,已经过去了一整年,但这只是开始,科学家的育种要经历更长的过程。这些杂合了新基因的种子,是否具有出色的品质,还有待于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种植和选择,最终的答案至少需要五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证明。
在北京郊区的一片实验基地,种了1000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种质资源,这1000份种质资源要在这里种植两年,并定期观测记录,最终形成一份包含30多项性状特征的“护照信息”。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天宇表示,每一份资源都要有“资格”才能入库。一份资源从试种、检验到繁育,往往要三到五年才能送到种质库。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大自然的遗传秘密,按照国家整体战略布局,青海设立了一座复份库,国家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正在形成。
《种子种子》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科普,从微观入手、以小见大,揭示出“粮安天下,种筑基石”的深刻洞见,呈现了中国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用生命、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中国种源安全的壮丽史诗。《种子种子》是中国首部全面展现种源安全的纪录片,将作为一项重要影像工程和文化符号,为中国种源留下宝贵的国家相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Copyright © DaL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长江大道310号长江道壹号A座1706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601-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