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3-25 11:38:26 | 作者: 蔬菜研究所
中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果树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果树栽培历史悠远长久,是全球最大的果树起源地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农业扶持政策支持、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水果的质量和产业化水平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一直稳居全球第一。据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果园面积达1280.8万公顷,排名前9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果种植培养面积均在50万公顷以上,合计达808.7万公顷,其中广西、陕西、广东三省种植培养面积过百万公顷,分别为138.93万公顷、116.97万公顷、105.08万公顷。
水果供应链是以水果产品为对象,通过对果品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等“四流”的管理与控制,从采购种子、果树苗、肥料等投入品开始,完成果树种植、分选仓储、分销零售等的一系列过程,将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连成具有供需能力的网络结构模式。我国水果供应链的基本模式如下图所示。
我国水果供应链大概能分为种植生产、采购加工、产销批发和分销零售四个最主要的阶段。我国水果供应链较长,涵盖从农资供应到消费的人的多个环节,由于我国产业体系和地域存在较强相关性,造成了水果核心产地与目标市场间的区域性及管理方式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将水果分为产地供应链及销地供应链两个大的部分,产地供应链最重要的包含水果种植采摘、产地加工、产地批发等几个产地端环节,销地供应链包括销地批发、分销零售至最终消费者等几个销地端环节。
我国水果供应链有参与主体多、模式多元和区域差异性大等特点。参与主体最重要的包含种植户、合作社、农业企业、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分销商和消费的人等,同时,政府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水果种植区域地跨寒、温、热三带,种植品种繁多,产、销地分散。果品流通既有多级批发商业市场体系,也有超市直供、电商等直供模式。整体看,我国水果供应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我国水果品类多样,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大多水果主产区基于自身地域性特色,聚焦种植一至两个核心品种,上市后向全国分销。同时,由于单一产区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对水果的多样性需求,在销地也需要向不同的水果主产区采购,形成了我国水果全国产、全国采的特点。
我国水果生产模式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现代化程度低,种植标准体系建设及现代化技术集成应用不足。目前大多数产区仍以传统栽培模式为主,果园机械化水平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低,导致果品质量的普遍不稳定,产品质量不高,优质商品果率低,整体市场竞争力不高。
由于水果的品类多样性及全国产、全国采的特点,大大增加我国水果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难度。从产地、销地到最终到消费者,流通环节多,各环节的成本及损耗大,导致整体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果品的多级分销市场体系也使得从种植基地到终端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呈现出多元交叉采购的特点。零售商可从分销商进货,也可从产销批发市场进货或种植基地直采,果品供应及采购方式多元化,导致交易成本高,果品也难以溯源;
我国水果消费市场高速发展,花了钱的人果品的品质、供应及时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倒逼水果供应链体系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我国水果供应链主要呈现组织化与规模化、标准化与数字化以及单品端到端整合的整体发展趋势。
2017年10月,农业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部分水果主产区通过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实现了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联合体成员各自资源,重构供应链与价值链体系,推动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传统的水果供应链体系存在流通环节多、标准不统一、损耗多、管理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水果供应链管理标准体系及数字化供应链协作体系,能够大大降低果品交易成本,提升果品供应链的可靠性与效率。近年来,国内大型水果供应链品牌企业例如洪九果品、鑫荣懋、百果园等均建立了各具特色供应链管理标准及数字化管理支撑系统,有效提升了果品供应链管理能力。标准化与数字化已成为一个我国水果供应链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提升果品供应的质量及稳定性,国内部分头部知名水果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例如佳沃集团、都乐等开始尝试在在单品水果产业链上进行纵向端到端整合,涉足价值链上多个环节。但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知名水果企业凭借其技术实力、行业经验及资本资源有能力实现“端到端”垂直整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Copyright © DaL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长江大道310号长江道壹号A座1706全国技术服务热线:400-601-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