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 一面旗帜 ——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党员先进人物事迹展示_蔬菜研究所_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
header
一个党员 一面旗帜 ——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党员先进人物事迹展示

一个党员 一面旗帜 ——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党员先进人物事迹展示

时间: 2024-11-24 23:18:44 |   作者: 蔬菜研究所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是武汉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一群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实写照。

  他们在科研战线上,数九寒冬踏冰迎雪,炎热盛夏挥汗如雨,月朗星稀运神走笔。“我们的科研人员中,有近七成是党员。而且,大多都是科技战线个。该所党委书记、所长蔡定军语带自豪地说,科技战线上,党建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在科研上、科技服务上是否发挥了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蔬菜所科研成果累累,持续居于行业领军者的地位,助力湖北的蔬菜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中大显身手。

  多年来,该所力求将党旗插在田野上,以党建促发展,充分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在科技战线上坚持初心,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建功立业。该所先后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员,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柯卫东、湖北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汪爱华、2019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彭静、“湖北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徐翠容等,都是活跃在科技战线的党员标杆。

  流火七月,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联合村的荷池叶碧花红,风景独好。头戴草帽、卷着裤管、皮肤黝黑的柯卫东全然不顾汗如雨下,正在荷池忙碌,或观察记载,或杂交套袋。

  柯卫东是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负责人、我国水生蔬菜资源与育种专家。2019年,他再获殊荣,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柯卫东是一个有着27年党龄的老员。自1984年从华中农学院毕业之后,他就来到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认真开展水生蔬菜种质的收集保护工作,积极研发水生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主持国家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成为中国水生蔬菜科研战线上一颗闪亮耀眼的明星。“记得2012年到湖南省宜章县莽山收集莼菜资源,我们找了一下午也没找到。第二天一大早,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就出发了。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徒步在山林中搜寻3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野生莼菜资源,这时才感觉饥肠辘辘。”柯卫东说,收集种质资源得吃得起苦,挨得了饿。

  作为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柯卫东率领团队深入全国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带,广泛收集水生蔬菜种质资源。至今已收集和保存水生蔬菜资源2000多份,资源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生蔬菜种质基因库。

  柯卫东率领的团队构建了水生蔬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规范,实现了种质资源鉴定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从2005年到2018年,先后制定莲、茭白、芋、蕹菜、水芹、菱、荸荠、芡实、蒲菜、慈姑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10部,以及莲、茭白、芋种质资源鉴别判定技术规程及优异资源评价规范等农业行业标准8部。

  在育种方面,柯卫东率领的科研团队硕果累累。掌握了芋、荸荠、慈姑、水芹、菱角等水生蔬菜杂交育种方法。选育莲藕、子莲等水生蔬菜新品种20余个,取得农业部新品种保护权5个。莲藕新品种产量比传统品种提高30%~50%以上,莲藕新品种产区覆盖率达85%以上,成为国内莲藕的主栽品种。近10年,新品种累计推广5000万亩以上,创产值2000亿元,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50亿元以上,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相关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柯卫东由于在我国水生蔬菜种质保护与利用、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等方面的突出贡献,继担任农业部行业计划及“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首席科学家之后,又成为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莲藕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曾荣获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等光荣称号。

  烈日下,与菜农一起播种、施肥、打药,汗水涔涔。炎热盛夏,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汪爱华正在地里指导团风县银连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荸荠种植。

  汪爱华作为科技特派员,自2018年7月带领科学技术人员到该合作社进行对接服务以来,总是这么拼命地忙碌着。“虽然因为暴晒,得了日光性皮炎,浑身发痒。但这样的忙碌感觉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付出后的收获倍加珍贵与甜蜜。经过一年的精心指导,荸荠新品种在当地种植成功,汪爱华开心地说,去年,合作社种植荸荠新品种860亩,外销荸荠3000多吨。

  自2014年以来,汪爱华为助推贫穷的地方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殚精竭虑。她带领科学技术人员进农家,走基地,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各地,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与武汉市8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在湖北省建立了团风、麻城、郧西3个精准扶贫点,顶烈日、冒风雨,在整地、播种、施肥、打药等种植环节,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指导。通过汪爱华及其扶贫团队细致周到的服务,一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已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法宝。如叶类蔬菜特别是小白菜新品种慢慢的变成为武汉及周边的热销品种。

  三年来,作为一个员,汪爱华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在科技扶贫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努力作为。因与农民一起吃苦流汗,汪爱华被菜农们亲切地称为“博士农民”。

  汪爱华不但是科技扶贫急先锋,还是接地气的科研标杆。先后进行了小白菜亲缘关系分析、耐热性相关基因的挖掘及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与团队一起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体系,将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大大加速了育种的步伐。转育出了多套小白菜雄性不育系,自交不亲和系,攻克了莴苣、生菜有性杂交技术,选育出了叶类蔬菜新品种10多个。

  为助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汪爱华带领团队进入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依托试验站建立了武汉种业博览会、湖北省蔬菜种子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教育部华中农业大学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等三大科教平台。目前三大平台运行有序,为武汉大宗蔬菜产业的发展贡献了非消极作用。其中,武汉种业博览会已成为中部一流的种业盛会。

  汪爱华在科技战线上取得的成绩及在扶贫工作中出色的表现,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曾光荣地当选为湖北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武汉市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武汉青年五四奖章,所在团队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保存好每一份资源,是我们的责任。也许若干年后,我们资源圃里的某份资源,会变成唯一。”2019年,正高职高级农艺师彭静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感觉很荣光,同时,也感觉责任重大。

  彭静200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多年来,她爱岗敬业,工作兢兢业业,潜心从事水生蔬菜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冒酷暑,顶严寒,收集、更新、调查、记载、除杂……,汗水夹着泥水,常常是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有一种急迫感总是萦绕在彭静的心头,让她的脚步停不下来。一遍遍测量、报诵、记录着单调的数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彭静和她的同事们积累了几十万个一手原始调查数据,发掘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2005年夏天,我们到上涉湖收集资源,在湖中找了很久,也未曾发现一株菱角和芡实,只是在湖的边缘收集到一些残存的野莲。当地人说,以前上涉湖中长满了菱角,还有野莲和芡实等,但自从被人承包养鱼以后,湖里的菱角和芡实都被砍光了。”彭静说,那一刻,再次深深感受到收集、保护种质资源的紧迫与重要,如果不抓紧时间保护这些资源,也许说不定哪一天,一份优异的资源或优异的基因就消失了。

  作为水生蔬菜团队的骨干成员,彭静参加了莲藕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探讨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2000年成功诱导出世界上第一支试管藕,通过一直在改进和完善技术,建立了微型藕繁育技术体系,改变了莲藕传统用种方式,使莲藕每亩用种重量由原来的250~300公斤降低到20~40公斤,有效地解决了种藕采挖难、用种量大、长途运输不方便等生产难题。“微型种藕简化实用栽培技术”被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作为轻简化实用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目前微型藕已推广到湖北、云南、安徽、四川等20多个省市,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多年来,彭静先后参加国家科技部的攻关项目等各类项目4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5项,取得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技成果25项,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参加编制农业行业及湖北省、武汉市区域标准26项,均已发布实施。先后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武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走,我跟你们一起去招商。”2019年获得“湖北五一劳动奖”、“湖北五一巾帼奖”荣誉称号的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展示中心副主任徐翠容,活力满满,干劲十足。6月初,武汉种业博览会开幕在即,她不顾天气炎热,与武汉种业博览会运营商一起一家一家走访种企,只为将武汉种业博览会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这一届种业博览会更累。”徐翠容坦言。原来,今年种博会的市场运营进行了改革,通过招投标方式引进了一家会展运营公司。而新合作的公司,对许多东西还不太熟悉,时间又紧迫。于是,这几个月里,徐翠容从种子生产管理、场馆招商、路牌制作到宣传策划,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没日没夜地操劳,风里来,雨里去,等种业博览会开完,整个人都瘦了一圈,皮肤也晒得脱皮了、过敏了。

  徐翠容长期从事蔬菜栽培及蔬菜新品种展示、示范与推广工作。2009年6月加入中国以来,更是成为了“拼命三郎”,以无比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之中。近几年更是创新性工作,成为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的巾帼英雄。

  徐翠容主导建立的“国家蔬菜工程技术华中育种与示范站”、“湖北省现代农业蔬菜展示中心(武汉)”两个平台,实现了“武汉蔬菜新优品种展示会”到“武汉种业博览会”的提档升级。她带领团队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四新”技术示范推广体系,短短4年将“武汉种博会”打造成为华中片区的亮点工程,每年参展品种在3000个以上,全国参展商300余家,参观人数达1万余人。截止2018年,累计示范推广新优蔬菜品种200余个,推广面积累计200余万亩,创社会效益10亿元,为湖北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多年以来,徐翠容连续多年主持省、市、区级推广示范项目,其中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2项,区级项目4项。结合项目实施,累计在东湖高新开发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等蔬菜产地建立核心示范区3000余亩,辐射带动了周边3万余亩蔬菜产业的发展,每年开展培训农民500余人次,技术服务的足迹遍布武汉市主要蔬菜生产区。

  在科研方面,徐翠容也巾帼不让须眉。参加选育的鄂豇豆11号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参加《国内外特优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与利用研究》、《日本水芹采种繁育技术探讨研究》获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17年参与的“主要蔬菜优良品种及配套安全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主编、参编出版了《黄瓜周年栽培技术》、《特菜种植新技术》、《毛豆周年生产技术》、《苦瓜周年生产技术》。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球王会官方体育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