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背景下物价走势:上涨温和可控 后市喜忧参半_玉米研究所_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
header
加息背景下物价走势:上涨温和可控 后市喜忧参半

加息背景下物价走势:上涨温和可控 后市喜忧参半

时间: 2024-10-09 10:48:01 |   作者: 玉米研究所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刘铮、任芳、王希)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6%,创下2008年11月以来的新高。

  CPI涨幅继续走高部分解释了央行日前的加息原因:抑制物价上涨。在当前国内外流动性宽松、秋粮丰收在即、部分工业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加息之后我国物价走势如何?

  CPI涨幅近几个月来连续扩大,但总体上看仍属于温和上涨,仍在可控范围内,并没再次出现严重的通胀。

  CPI虽然创下23个月来的新高,但这23个月大部分处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提高速度下滑和恢复性反弹的时期,CPI整体处于低位甚至连续9个月为负。而且,改革开放以来,百分之三点几的CPI涨幅并不少见。

  与同属新兴市场的其他几个国家参照,中国的CPI涨幅相比来说较低。巴西9月份的CPI涨幅是4.7%,俄罗斯是7%,印度8月份CPI上涨9.9%。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一直在高位波动,国内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产品生产流通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目前物价能够保持基本稳定,说明国家在管理通胀预期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有力的、有效的,也是得当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虽然通胀压力有所上升,但与两位数的经济提高速度相比,目前价格运行依然是良性的。重要的是引导好大家的预期,不必恐慌。

  像前几个月一样,9月份依然是食品价格引领CPI上涨,食品价格涨幅达到8%,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国家统计局测算,9月份CPI中新涨价因素90%来源于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的上涨。

  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引发了人们对物价稳定的担忧,好在秋粮丰收在望。盛来运预计,今年秋粮增产较多,粮食有望再获丰收。粮食增产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为保持粮价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几十年一遇的好年景”,这是东北农民对今年秋粮收成的基本判断。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玉米网等机构的调查显示,今年东北粳稻、玉米、大豆单产与质量之高多年来罕见。

  “供应没问题,但价格下不来。”黑龙江北大荒米业负责人说,去年稻米收购开秤价每公斤1.94元,后期涨到2.6元。但今年开秤价就是2.6元,而且农民售卖热情不高。如果下一步收购主体增加,估计价格还可能上涨。

  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说,最近玉米价格在丰收季节屡创新高,反映了粮食等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包括区域不平衡、阶段性短缺、流通不畅等。而近期主要粮食期货价格的急剧飙升,也反映出粮食领域正在吸引更加多的资金。

  “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常态化。”刘元春直言,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而农业生产用地在减少。而且,国家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也要通过农产品价格的稳步上涨增加农民收入。“供需不是问题,但价格面临重新定位。”

  央行加息并不仅仅是CPI走高这个单一原因。“大量流动性难以化解以及资产价格的问题,结合对经济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促使了央行这次加息。”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说。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我国货币信贷投放猛增,银行已累计发放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超过58万亿元,而前三季度GDP总量为26万多亿元。

  “这种货币信贷投放,是历史上从来就没过的。虽然发挥了应对危机的很明显的成效,但也会不断推高CPI和房价等资产价格。”张晓晶说。

  “房地产等投资品相当于货币的蓄水池,不会直接体现在CPI。但一旦放出来会会渗透到其他领域,导致一些领域的供求关系短期内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价格形成新的冲击。”刘元春说。

  丰盈的流动性,不仅来自国内。由于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美、欧等国酝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达国家普遍维持低利率,热钱流入国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第三季度我国外汇存底激增1940亿美元,达到整个上半年外汇存底增加量的4倍左右。

  盛来运表示,央行加息是根据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采取的重大宏观调控措施之一,它必将对流动性管理、抑制物价上涨、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结构调整产生积极影响。

  “加息使热钱有可能加速流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熊鹏说,国内外宽裕的流动性将成为推升通胀压力的主要风险之一。目前资金正在加速流入大宗商品市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9月份投机资金在农产品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上的持仓量大幅度的增加,其中玉米期货吸引的投机资金是去年同期的6倍左右。

  专家们一致认为,虽然目前物价上涨仍属温和,但国内外流动性充裕使得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更突出。

  “现在流动性是丰沛的,而产能又是过剩的,这两个向相反方向推动价格趋势的东西‘搅和’到一起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一语中的。

  盛来运表示,今年后三个月既有影响价格上行的因素也有影响价格下行的压力。上行因素一是美元贬值刺激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的大面积上涨,对国内会产生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二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会向后续产业传导。影响价格下行的因素一是预计秋粮增产较多,二是绝大多数的工业品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没改变,三是翘尾因素在今后几个月还会逐渐走低。

  “尽管存在价格上行的压力,如果后期通胀预期管理得当的话,那么完成全年价格调控预期目标仍然是有希望的,有可能的。”盛来运说。

  熊鹏认为,未来国际货币泛滥和国内流动性充裕、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走高、输入性因素等潜在通胀压力仍将长期存在,从而可能推动物价在明年下半年出现反弹,全年总体物价压力大于今年。

  专家们也指出,世界经济依然疲弱,中国经济提高速度也在放缓,总需求并不是在迅速扩张,加上工业产能大面积过剩,这也制约价格大大上涨。

  “在CPI还没再次出现大面积上涨的时候就加息,也释放出一种鲜明的信号,表明国家更加重视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张晓晶说,“管理好通胀预期,积极采取预防性措施,高通胀就难以出现。”

球王会官方体育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