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方法 兰西县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_玉米种子_球王会·(体育)官方网站
header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方法 兰西县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产品中心 首页 > 产品中心 > 玉米种子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方法 兰西县发展蔬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 2024-06-07 16:51:09 |   作者: 玉米种子


  黑龙江日报1月4日讯 我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等已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但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受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价格倒挂的冲击,国粮入库、外粮入市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加之玉米收储制度实行市场化改革、价补分离,价格连年下跌,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已迫在眉睫。但种植业结构该往哪里调、怎么调?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兰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面对市场需求,发挥本地比较优势,全力发展蔬菜产业,走出了一条米改菜的种植结构调整新路。2016年,全县蔬菜种植培养面积达到3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13%。预计总产量超过100万吨,实现产值13亿元,将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综合看来,种植蔬菜效益一般是玉米的4倍左右。从全国范围看,蔬菜需求呈不断上涨趋势。发展蔬菜产业不仅有利于调减玉米面积和去库存,而且会形成与畜牧业、粮食加工业并驾齐驱的蔬菜产业链条,开辟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发展蔬菜产业,我省有天然的生态优势,有“北菜南销”的市场需求,有高于玉米的比较效益,是我们该做、且能做好的一个重要产业。但与种粮相比,蔬菜产业生产经营很复杂,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哪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兰西县的调研与思考,我们感到,发展蔬菜产业一定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农民最注重现实,种植蔬菜能卖出去并能卖个好价格,这是帮农富农,否则就是害农。兰西县为打消农民群众顾虑,立足于建设哈尔滨蔬菜供应基地,成立了5个营销推进组,帮助经营主体拓展市场,采取先签订单后生产的方式,引导各种植合作社和菜农与省高校后勤联采中心、哈尔滨市各大连锁超市等单位,签订订单面积18.6万亩。近百名蔬菜经纪人上接商家、下连农户,每年销售蔬菜40多万吨。同时,强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开展线上蔬菜销售。这些举措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保证了农民种菜有销路、有效益。从全省来看,过去种粮是国家保护价收购,农民是只管种不愁卖,一直缺乏自主闯市场的意识。而蔬菜生产是完全面对市场,必须首先分析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在销上下功夫。我省蔬菜人均占有量258.8公斤,远低于全国500多公斤的人均占有量水平,省内市场需求就很大。因此,我省的蔬菜产业应当定位在对内保证供给、对外抢南销市场上。

  在区域布局上,一是围绕哈、大、牡、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城郊棚室蔬菜产业圈,满足城市居民对冬春蔬菜的需求。二是围绕黑河、绥芬河、同江等口岸城市,建设沿边出口蔬菜产业带,供应俄罗斯远东地区消费。这两方面市场我们从始至终在做,需要的是巩固提升。三是面向南方市场,可在哈、绥、齐、黑等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建设夏秋菜南销生产加工区。这是全省今后发展的重点所在,需要扩大规模、打开市场。在经营销售的策略上,一要有计划地指导各地根据已有的市场基础、优势品种和销区需要,深化产销对接模式,分别主攻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寿光等全国蔬菜市场,形成各有侧重的目标市场,避免一哄而上、自相残杀。与目标市场搞好对接,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品种需求及价格等变动情况,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指导生产和销售。二要以补充南方7月至10月份蔬菜生产淡季为主,以发展需求大、耐储运、附加值高的品种作为突破口,按区域、按需要种植,避开寿光、张北等传统蔬菜主产区菜品集中上市的时间,实行反季节生产和销售。要与经销商签订供应合同,按时按量保证均衡供应,形成稳定的产销合作伙伴关系。三要谋划建立北菜南销大市场。我省可在蔬菜种植已具一定规模的双城、兰西等地,打造生产基地、批发销售、储存、冷链物流综合配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北菜南销集散中心,促进蔬菜生产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兰西县着眼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近两年加大对蔬菜加工公司招商引资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帮企业解决原料基地、厂房建设、劳动用工等实际问题,全县蔬菜产品加工公司已发展到21家,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产品不仅行销国内市场,而且销到了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发展不仅使一些蔬菜就地加工增值,而且带起了种植基地,反哺了合作社和农民。实践看,蔬菜如果都以鲜卖为主,有时会因某一品种集中上市竞争非常激烈而导致价格暴跌,利润也会被中间商和终端市场大大压缩。因此,发展蔬菜产业,既要生鲜菜直接进市场,也要以加工促种植。要引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利用他们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灵活采取“企业+农户+基地”“企业+经纪人+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多种模式,开发速冻豆角、南瓜、腌渍白菜等初加工和速食蔬菜产品,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利益联结紧密的蔬菜产业链,这应该是发展蔬菜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兰西县这几年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一个重要缘由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促进全县蔬菜种植培养面积逐年大幅度扩张。目前,全县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到81个,入社农户3500户,规模经营蔬菜种植培养面积6万多亩,成为哈尔滨市最大的优质蔬菜供应基地。而过去传统的蔬菜生产模式多为分户经营,品种杂乱、标准不一,没有统一的对外竞争话语权,很难形成拳头抢占外地的大市场。所以,尽管全省蔬菜面积已达到500万亩,产品的质量也广受赞誉,但在全国主要蔬菜市场上占的比重还很低。如北京新发地市场每天销售蔬菜1.8万吨,我省只占2.2%。要迅速扩大规模,必须像兰西那样发展专业合作社,有效解决规模、标准、品质、成本、价格等问题,抱团走向市场,提升整体竞争力。

  发展合作社可以带动入社的农民共同增收致富,即使不入社的农民流转给蔬菜合作社的土地每亩也要比一般的大田高出200元以上。如榆林镇种植蔬菜流转土地每亩要700元,如果农民给合作社打工又可以再赚一份钱。从调查情况看,合作社基本以村集体为单位,区域内流转土地、确定种植品种、标准都十分便利,更有助于调整种植结构、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增加村集体积累。以合作社为主体发展蔬菜产业可以一举多得,应该予以全力支持和推广。

  兰西县依托“瓜菜之乡”的美誉,以合作社为主体,集中打造了一批质量好、叫得响的优势品牌。全县注册了37个地方品牌,蔬菜全部实现了品牌入市。这一些品牌蔬菜先后通过了有关机构对产地和产品的监测,获得无公害标识328个,占全县蔬菜总产量的75%,产品远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地区,受到众多购买的人的喜爱。我省蔬菜生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受污染程度轻,蔬菜品质在全国首屈一指。遗憾的是我省蔬菜多为“原字号”散销,缺少品牌销售,即使有的有品牌也是各自为战,知名度不高。致使好的产品卖不出好的价格,种植收益也得不到保障。对此,我省应突出寒地黑土的生态优势,主打绿色有机牌,在创建和推广品牌上大做文章。要大面积开展蔬菜绿色有机认证,利用发展“两牛一猪”的机遇增施农家肥、发展有机菜,重点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区域品牌和特色产品品牌,大力宣传由龙江优良的自然生态产出的优质蔬菜,像行销全国的龙江大米一样,让我们消费者形成“买蔬菜首选黑龙江”的意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蔬菜产业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兰西县建立了以省农科院和蔬菜企业专家为骨干的技术团队,利用手机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和专题培训对农民进行种菜技术指导,打造标准化蔬菜种植科技园区示范带动农民。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垄双行覆膜栽培、薯菜套复种、大葱高垄深培土等新的蔬菜栽培模式得到推广应用,蔬菜品种结构调整的成效日益显现。我省远离全国蔬菜中心市场,物流成本高,在北菜南销上存在着与河北、甘肃、宁夏、内蒙等省区同种类型的产品激烈的竞争,要后发硬挤进市场,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品质、降成本。从兰西发展蔬菜产业的实践看,全省科技兴菜要在三个方面实行重点突破:一是帮助农民选择好品种、培育开发新品种。比如我省尚没有对铁杆大葱进行育种、育苗,都是从山东省购苗移植,增加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东北农大、省农科院等涉农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要围绕南方的目标市场需求,引进和开发培育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改善品相和品质,增加高端品种,提高比较效益。二是推广先进的栽培模式。目前,我省蔬菜产业中露地菜比例过大,无论是从资源的占用与产业效益考虑,还是从保障省内冬春季节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都应该继续扩大棚室蔬菜生产,在棚室建设、栽培模式、智能育苗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对露地菜要着力提高机械化水平,使错季、错时蔬菜的大面积种植成为可能。三是应充分调动涉农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可采取地方与科研院所合作、科学技术人员与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科技参股等方式,依托东北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县乡农技推广中心(站),形成覆盖全省的优质绿色蔬菜生产技术培养和训练、品种引试、种苗繁供、产品保鲜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应用普及率,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通过节本增效实现合作共赢。

  与粮食生产相比,蔬菜生产资金投入多、市场风险大,还需要储存、保鲜和冷链物流等配套措施。起步之时,资金是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兰西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贷款担保基金,放大20倍用于破解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融资贷款难问题。达成企业、乡镇政府、信用社和蔬菜种植户四方协议,开展不动产抵押、动产抵押信贷业务,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同时,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利用蔬菜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调研中,基层反映发展蔬菜产业最迫切需要政策扶持的就是建冷库。只有建起冷库,才能保鲜运输到外地市场,才能储存保鲜错时上市。不然的话,蔬菜生产只能是“货到地头死”。

  发展蔬菜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如果因势利导地予以政策支持,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蔬菜产业一定会成为与粮食、畜牧并驾齐驱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各级政府应该设立蔬菜生产专项资金,通过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像扶持畜牧业一样扶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需要集中建设保鲜库、速冻库、打冷库、窖藏库等各类冷库,能够最终靠补贴或贴息贷款的形式,建立省农业担保公司、县市政府、合作社三方担保平台,利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解决合作社发展初期建设冷库所需资金难题,加快冷库和冷链物流建设,解决蔬菜储存保鲜和运输问题,有效规避蔬菜集中上市的时间,实现蔬菜均衡上市并获得均衡效益,避免大的市场波动风险,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蔬菜产业让一部分农民由种粮改为种菜,这不仅是对传统生产习惯的改变,而且是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的重大改变,尤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宣传引导、大力助推。兰西县委县政府把蔬菜产业作为全县重点推进的五大产业之一,提升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了责任人和责任部门,由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农业副县长主抓,在严控机构编制的情况下,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办公室,专抓统筹推进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正是由于县级党政班子思想统一、导向明确、措施得力,才使蔬菜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兰西县发展蔬菜产业的实践告诉我们,种植结构调整不在于可不可为,而在于敢不敢为、善不善为。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种植业结构,对我省大多数以大田传统作物种植业为主的市县都是一个挑战。但抓住北菜南销的机遇必将赢得一次种植结构调整的新跨越。一要研究制定全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北菜南销战略规划,并纳入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种植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的重要方法,全省应选取若干蔬菜种植和销售基础好、农民积极性高、党委政府重视的县区进行重点扶持,并以点带面,争取用两年时间使全省蔬菜种植培养面积增长1倍,达到1000万亩。二要成立全省蔬菜协会。市县建立分会,把全省的蔬菜种植合作社、蔬菜加工和经销企业、经纪人等组织起来,协调会员单位就划分目标市场、蔬菜品种定价、抱团闯外地市场,并在全国各大蔬菜市场设立办事处,聘请信息员,及时掌握并通报各地市场需求及价格等信息,研判各地市场和各季节的销售形势。三是运用“互联网+”,整合互联网资源,建立全省统一的像大米网那样的网上推介销售平台,在省内主要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实行电子结算,运用大数据链接产销双方,知道市场在哪,要说明,价格多少,有效地推进产销对接。

  总之,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在强力推动和政策支持下,蔬菜产业一定会发挥后发优势,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作者田恃玮系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作者赵倬系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处长)

产品中心

玉米种子
蔬菜种子